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综合实力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

2015-05-14

用生命谱写蓝色之梦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

张炳炎(1934.10.14-2012.8.2),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船工程研究设计专家、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对祖国无限忠诚,对事业无比执著,对科学无私奉献的人。

半个多世纪,他参与或主持研究设计的船舶多达50余型,作为总设计师主持研究设计的各型舰船有很多都是技术复杂、难度很高的我国自行开发的大型系统工程,他创造性地解决了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调查船“向阳红10”号(中国十大名船之一)的特殊抗风力等难题,协调了海洋调查船作业与抗台风对船的稳定性和耐波性要求的尖锐矛盾,在执行我国首次南极建站和南大洋考察中经受住了64米/秒的特大气旋袭击的严峻考验,这在中国科学考察史上还是没有先例的。对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大型情报船——远洋电子侦察船在原设计中存在的快速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他经过研究改进使其指标超过了母型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主持研发成功了中国第一艘全电力推进船“中国海监83”号,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新理念、形成新思路、解决了航速与高海浪下航行的安全问题,成功研发了高技术性能和高经济性、多功能、全天候海监船;他主持设计的中国第一艘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解决了多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装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1995年张炳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他所带的研究生均以全优成绩毕业并获得学位,如今,大多都已担任多型船的总体专业设计师或技术骨干。 从立志造船伊始,船舶设计成为他生命的细胞,造船给了他生命的动力,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脑海中还是满满地装着“船”。他用生命谱写了自己的蓝色之梦,用生命谱写了他对造船事业和祖国的热爱。

 

祖国是心中永恒的灯塔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炳炎父亲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孩子,我们把天下打下来了,但我们是大老粗,建设新中国要靠你们,你要好好学技术。”这些话语深深刻进了张炳炎的脑海,成为他一生的使命,从此他更刻苦学习,立志为新中国的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有用之才。1953年的夏日一次因探亲返校途中得知中国造船工业薄弱,给胸怀为国出力的他很大的触动,联想到中国有广阔的海岸线,而百年来各国列强依靠坚船利炮入侵中国的耻辱,便萌生了为祖国设计建造舰船的理想,他在作文中写道:“将来我造的轮船和军舰要乘风破浪航行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上,周游全世界。”1954年,当他接到北京俄语留苏预备部的通知时激动不已,1955年7月,在去苏联学习前填写三个专业表格时,他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全填写了“造船”。当时的中国经济还很薄弱,留苏学生的费用是用农副产品去交换的,时任高等教育部部长的杨秀峰曾对他们说:“你们是祖国人民用鸡蛋养活的。”半个世纪后,张炳炎还清楚地记得杨部长的话,他说去苏联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真本事学好回来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

列宁格勒造船学院宁静而又优美,茸茸的草坪、翠绿的树林丛中却从来不见张炳炎的身影,而唯有图书馆、阅览室才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造船学院的课程安排是古板的,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他却不管这些,对课程的选择意向明确,坚持目标。1960年7月,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国内又急需技术人才,他提前半年从列宁格勒造船学院毕业,当他登上列车,穿越乌拉尔山脉、驰过西伯利亚大平原,踏上别离5年的故土时,年轻的他热泪盈眶:“祖国,儿女报效您来了。”

回国后的张炳炎被分配到当时的船舶设计一室工作,1961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为祖国、为党、为人民而奋斗的信仰更深深地植入他的一生。

张炳炎没有接受过按部就班的启蒙教育,但却顺利的读完了中学学习阶段,只进行了一年的俄语培训,就赴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留学四年,并圆满完成了学业。参加工作后不久,经过一年英语培训,1965年驻法国二年监造完成了“耀华”轮的建造。他基础知识扎实、学识面广,如果说他有天份,那更多的是他的勤奋、如果说他的机遇好,那更多的是他的刻苦、他的坚韧不拔、信仰与精神造就的实力使他把握住了机遇。

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凝聚和集中体现,信念是做人的底气、做事的动力,是通向理想彼岸的航标和船帆。对于信念问题,张炳炎的回答简单而深刻:“任何事情都必须从社会需求做起,人生的价值是通过学习、知识、理念、创新得以体现的,人要有信仰作为精神支柱,那就是道德规范,不只是想着自己,而应该想着自己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如何能为大家做点事情,我们每个人要有社会公德和责任感,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危害到大家。”这些思想已内化为他精神力量而始终坚守着。在当年院士受聘大会上,他曾说:“我现在的感觉,当上院士有个最大的好处是不退休。”院士们哈哈大笑,并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心领神会,因为他们的心是相通的。张炳炎说他能够当院士是从未考虑过的事,而院士这个荣誉的称号一旦给了他,从那一刻起,他总感到有一条无形鞭子时时刻刻在头顶上响起,奋进的脚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船舶研究设计工作中,船已是他生命的动力,船舶设计研究成为他精神支柱,大海更是给他注入了新的能量,造船已经成为他生存的全部涵义。

张炳炎在《祖国——我心中的灯塔》一文中写道:“可以说我的身心无不同船联系在一起,所以养成了一种习惯,对于许多事有意识无意识地常常联想到船,人生如同船在茫茫大海里航行一般,有时会遇到恶劣风暴,有时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但行船的人总把灯塔看作希望和方向。在人生航程中,祖国是我心中永恒的灯塔,照亮我前进的方向。无论遇到何种情况,只要心怀祖国,想到国家的需要,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会有信心、有希望,也就有勇气和意志顶住任何压力和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他在高中毕业时一位老师与他推心置腹的一次长谈,要他时刻牢记“心怀祖国、勤奋学习、为国争光。”这成了他的行为准则和把握自己的人生尺度。

1965年~1967年,他在法国担任监造“耀华”号的任务,不管国内“文革”报道如何,不管国外如何评论,他始终把为国保证建造质量关放在第一,其他一切置之度外。作为监造师,他对设计建造质量把关极严,倔强自信的性格使他在质量问题上对“洋人”从不讲情面,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一概不通过,因而得了一个“NO先生”的雅号,同时这段时间的监造工作也使得他了解了法国的造船水平,并通过了比较,更明白我国与国际造船水平的差距。他说:“我每天都四处看,看到了差距,当法国人已经在10:1放样,无余量对接时,国内船厂的工人还在拿着一根细长竹条趴在平整不变形的木头地板上进行1:1放样。”在法国看到自动焊接等设备,这在当时国内是从未见到过的,这样的差距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这些差距更增加了他要为国造好船,要尽快缩短国内船舶制造业与国际间差距的决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还在文革中,但作为国防“两弹一星”工程,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自关怀下艰难地向前推进着,为接下来的洲际导弹的试验任务,要在大海上寻找靶场,必须有几艘能够担此任务的工程船舶。他受命主持“向阳红”系列远洋调查船的改装及设计任务。

“向阳红”系列中的第一艘船是用“长宁”号货轮改装的“向阳红5”号,当看到毛泽东手书的“向阳红”几个大字嵌上船头,望着“向阳红5”号破浪前进的雄姿,张炳炎展翅高飞的欲望时时撞击着不平静的心,他说:“这仅仅是一艘改装的船,而我希望在自己的手中能设计出新船。”1971年2月,历史的重任降落到他的肩上,“向阳红10”号的成功设计和建造,使他感到仿佛一下登上了高山顶,眼前豁然开朗:云海茫茫、红日喷薄、蓝天如洗、江河横流、青山不断,世界之美妙,大海之宽阔。从此,也开始了他创建“第一”传奇路程,他用“第一”为祖国赢得荣誉、赢得尊重、赢得威严。如果说“第一”是成功和骄傲,不如说“第一”是写下了追求和探索;如果说“第一”是欢乐和顺利,不如说“第一”蕴藏着艰辛和曲折。无疑,他设计的船,都是循着这条追求、探索、艰辛和曲折的航道。成功是和机遇联系在一起的,机遇是一种偶然,历史充满了偶然,必然寓于偶然之中。有着渊博的造船学识和经验的他把握住每一个不期而至的机遇,也就必然会创造出一个个“第一”。从小他就认定应该事事争第一、时时创第一,但当第一真降临之际,他却常常感到有些惶恐不安了,会觉得无数的鲜花和掌声叠化为另一个清晰的画面: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他屹立在舰船的甲板上,感到一丝寒意,感到心在颤动。这种感觉并不陌生:每次踏上远去试航的征程,都会有这种感觉,在这种熟悉而又飘渺之中,他会看到庞大的船体正变成一幅硕大的祖国版图,自己则化为一个小小的亮点,镶嵌在上面不停地闪烁、闪烁……

 

“敢”字演绎的传奇

在人们的想象中:大海是神秘不可知的,当风平浪静之时,海面犹如硕大的镜面,宽阔而平静,令人心旷神怡,而当大海发威咆哮时,狂风卷着恶浪,妄图吞噬一切。为海洋调查船研究设计了一生的张炳炎,却对大海怀有深深的情感,年幼时在战火中练就的胆略与自信,成就了他坚强的意志、独立的能力、倔强的性格,在对海洋世界的探索中使他有了大海一般的宽广的心胸,大洋一般深奥的情义,在研究设计领域中,他秉承自己的格言:“敢走自己的路,敢为天下先,敢承担风险。”他以缜密的逻辑思维、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难的工程。选择海上靶场必须透彻地了解那里的海况、水文、物理等;必须有担当调查和发射回收的船舶,上级决定利用现有的民用远洋运输船改装成海洋调查船以解燃眉之急。张炳炎受命参加选船小组和改装领导小组,并担任了设计组组长。改装工程正处于“文革”时期,他以改装工程为重,顶住压力,凭借其扎实的船舶设计理论知识和建造的实践经验,全力以赴扑在工程上,三天就提出了改装原则和具体方案草图,之后在方案设计、施工设计中又着手解决了许多主要技术问题,“向阳红5”号建成后完成多次远洋调查任务,经受住了考验,在我国首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试验中被作为旗舰参加了试验任务。

1971年当设计建造中国自己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的历史重任落在张炳炎身上时,他内在的潜力再次蓄势而勃发了。由于该船是我国首次研制的大型综合性海洋科学调查船,任务急、时间紧、技术复杂、新问题多、矛盾多、要求高,并且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更严重的是受到“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在那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顾全大局、坚持斗争、忍辱负重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阶段的设计任务。多年后在他的设计回顾中有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话:“既然我接受了任务,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也得要硬着头皮干。”充分体现了一个为科研而奋斗不止的硬汉风格。

在攻关的日子里,常常夜深了,一幢幢大楼熄灭了灯光,倦意开始袭来之时,张炳炎会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灯火依稀的都市,深吸几口略带涩味的夜风,舒展一下四肢,又坐回到写字台前…… 经过对不同类型专业船及其不同特点的反复研究,他仅用两个多月就完成设计并顺利通过了审查,之后又根据新增加的任务和变动等情况,对设计方案做了修改并解决了一系列科技难关,填补了国内空白。1979年10月10日,“向阳红10”号终于交付使用,加入到远洋考察行列并多次圆满完成了远洋调查任务,在南极考察中成功的战胜了64米/秒南极特大气旋,为完成南极“长城站”建站和南太平洋首次科学考察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当时那个特殊动乱年代中,常常正常的技术争论动辄会被扣上政治帽子,而张炳炎始终敢于坚持自己意见,他坚定地说:“即使吃苦头,也不能看着不合理的东西从我手里过去,通行无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之心万劫不泯,就像撞向礁石的波涛,粉身碎骨也不改初衷,这或许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赤子之心吧。正是这种“敢于承担责任”意识,才能彻底做到坦坦荡荡。

五十多年的岁月,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在中国大地上可谓是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问及张炳炎:“你最感自豪的事情是什么?”他答道:“在文革动乱时期,面对邪恶势力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勇气来自无欲则刚,无私才能无畏。” 对于一名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科学工作者,他有其独立性和独创性,对于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有独辟蹊径的传奇之术,这些与他细致的观察、刻苦的钻研、缜密的分析都分不开。然而独立并不等于不依据规则、不借鉴经验,只是对于经验,他从理性的角度看待经验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识:“经验,从字面上看,不就是‘经过了、体验了’吗?至于经过了什么,体验了多少,肯定是各有不同,另外,经验常解释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这里面也有些问题:如经验是否等同于知识?经验有无先进落后之分?等等,作为知识来说都没有错,如果用来作为判别新事物的经验来说,却都是不全面的偏见,而不是先进与落后的问题。”

对经验文化他还有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促进发展变化的因素很多,我觉得经验是起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的认识好似环链,经验如同其中的环节,当一个环节完成合闭时获得了知识,再连接下一个环节时,这些知识便是经验,不过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经验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改完善,当新环节完成合闭时,又将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知识,环链在不断加长,知识和经验在转化中不断提升,使约束性减小,通用型增加,当达到普遍性时,可称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便是文化”。

学习别人是为了创新,不是僵化式的硬搬。对此张炳炎讲起一件事:以前我国从国外购买成套设备运回国内组装,在运输过程中,有一小段加工好的圆管子被压扁了,设备部件运到国内组装时,就把压扁的管子装上了,之后该设备改为国内制造,这一段管子仍照样压成扁的,后来时间一长,做的设备多了,发现做好的圆管子再压成扁的,除白费工外,没有任何作用,也就不再压扁了,这件事虽然听起来可笑,但确实是做了多年的扁管子。列举这样的例子,他接着说:“不是说我们做这件事的那么多人都这么愚蠢,而是说我们的思想被束缚了,在工作中,我感到似乎在思想上有两条无形的带子束缚着创新思维的发挥,一条是‘师傅怎么教就应该怎么做!’另一条是‘别人有了,照做就行了!’虽然两条说法不同,但其实质是一样的,就是‘按照做,不必问为什么’。”其实前人的经验、别人的设备都必定有其绝妙之处,但也不免存在需改进的欠缺和疏漏之处,如果在思想上消除了这些无形的束缚,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创新力必将显著增强,创新成果必将大量涌现。

张炳炎还提到过另一件事:有一艘国外设计建造的专用船,为了做到不用压铁而平衡船的状态,将一些重型高压空气压缩机设在主机舱之前,但需要使用高压空气的设备又设在后部,使一些高压空气管道需穿越主机舱,走很长一段路才到达用气设备,这样不但高压气管穿越机舱困难,施工复杂、要求高、管材又很贵,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当我们在设计新船时,就权衡利弊关系,改变了传统观念,收到良好效果。他对于经验与实践有十分深刻的理解:“经验这个东西,人人都有,但不能只抱着个人的不放,也不能把别人的看成‘万能的法宝’,而是应该不断地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加以升华,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有些问题,看上去是个学术问题或者认识问题,却是夹杂着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确不是件易事,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弄明白的,需要继续加强学习研究,深化对经验的认识。相信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同具体情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情总会办好的。”

著名科学家布罗诺乌斯基的《科学与人的价值》一书中指出:“科学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和最高价值,由于真理不是教条而是过程,追求真理的人必须是独立的,科学把对独创性和热爱作为独立性的标志,独立性和独创性对科学的意义,要求我们把价值放在异议上,因为异议是智力进化的工具,是科学家的天生活动,没有异议就没有科学,没有异议的人就不可能成为科学家。”异议本身并非是一种目的,而是它深刻的价值在于独创性,亦是精神独立的标志,异议和自由是科学存在的需要,而独立性和独创性则是成为科学家的必要。

张炳炎认为造船是个集多种专业、多种学科的综合艺术,船舶工程是个巨系统,处在“人——船——海”这个关系链的中间环节,是前后两个不同范畴问题和矛盾的交汇点,各种繁杂问题和矛盾重叠交错,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妥善处理这种多方面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优化组合、协调统一,并平衡在一个相对不大的船上,使其成为一个与各方面要求相适应的统一体。在船舶设计中,要不断对其历史、关系、现状和特性进行多方面了解,通过设计将设想变成现实,它是创新研究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有其丰富的内涵。自古以来“设”、“计”两个字都用于筹划,如:规模设法、计谋策略、从其计……表示出主意想办法,都是表达人带有强烈倾向性和目的性的复杂、激烈的思维活动和力图付诸行动的潜意识行为,我们习惯于译为“设计”的外国文字也有构思、谋略、创造和思维产物等含义,然而现实的具体设计工作中,却对“设计”作为现代专用术语使用时的解释中,都是按照母型、样本公式和表格等固有模式机械呆板地抄抄、画画、算算的“照葫芦画瓢”的事,他对此提出质疑:“如果说这就是设计,那么设计的构思、创造体现在哪里?设计的实质和真正的涵义又是什么?其属性如何?是科学范畴?技术范畴?还是工匠范围的工作?”也正是带着这些疑问,他从了解设计转向开拓思路、领悟设计方向。

张炳炎从他认定把造船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开始,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扑在了为我国造船事业之上,所以,遇到问题不是回避,而是想方设法攻克之,用哲学观点去认识和处理问题,他认为设计工作的特点就其通用性和普遍性而言,可以说无处不存在可借鉴的东西,到处闪烁着可供开拓的思路和可获取的有用之光,有了这样的认识,结合理论和实际,留心观察事物的相辅相成,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正如“周易”所指:“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矣。”把道理融会贯通,然后举一反三用于设计,会收到极好的效果,如: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在出差时看到一种进口的大公交车,被其外形所吸引,于是多次乘车进行仔细观察,后来在设计船时,困于庞大的上层建筑的一些技术和外型很难处理得当,便借用公交车的设计思路,将船的上层建筑左右两侧采取适度内倾,当时这样的设计思路引起一些争论,但他据理力争,在不懈努力下得以实施,之后在试验和使用中,不但因其外形美观而得到广泛赞誉,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抗振性能特别好,相比之下,另一条没有采取如此设计的同型船则有明显的水平横振;又如:第一次在船上设计直升机系统时,遇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直接关系到直升机降落安全的问题,是飞机旋翼端点距停机坪前障碍物距离的问题,当时没有任何可参考资料,经过反复研究也未有答案,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这个棘手的问题与大型载重汽车在急刹车后的滑动冲距问题有相似之处,顿时灵光闪现,通过类比联想,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十多年后再看到国外的有关资料数据规定时,发现同他当时的设计数据是大致相同的,诸如此类的例子在他的设计历程中屡见不鲜。

一般来说,设计创造是一个既要求创新意识活跃、又要求现实性和知识综合性很强的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的工作领域,但具体到船舶设计来说,又并不完全如此,由于船舶投资大、系统复杂、涉及范围广、设计和建造工作量大且周期长、风险大和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等因素,以及传统造船影响,在国内外造船业形成了参照母型设计的传统做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安全意识的加强,又趋向于按着方法、程序、标准、规则、公约等一整套的规范化模式进行设计,这些虽然都有利于提高船舶的安全可靠性,但很大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设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张炳炎作为总设计师承担的一些重大设计任务中,因为任务的特殊性、属于国内首次开发、又难找到参考资料,遇到一些技术难题,如果他不出主意寻找解决问题途径,又能推给谁呢?“俗话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在这种时候他总是如是说,同时他总大胆设法寻找解决方案,决不愿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比如:在承担改装任务时,要求将原可抗10级风的货船改装后能在12级强台风中安全航行,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完全可以找出多种理由予以否定,但考虑到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进行远洋调查,作为负责该工程的技术人员,理应排忧解难,确保船的安全,于是便无条件地作了承诺,并从基本原理着手,搞出了抗12级风的稳性要求和计算方法,根据风浪共同作用原理,编制了计算方法,在改装中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了船的稳性,为验证其可靠性,他长时间地随船在多种海况的训练中进行观察。将观察中最大波高达6米时与计算结果的吻合性进行比照后,再反复计算核实与修正。当该船在进行设备试验时,为回避一个台风,误入了另一个台风眼,经受了严峻考验,验证了抗风中数据的可靠性;又如:在承担为远程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研制的远程调查船的设计中,突破传统观念,解决了气象系统与大功率短波通信系统并于一船的技术难题,成功研发设计了集天文、气象、通信三大任务于一船的大型综合科学考察船,被日本《世界舰船》杂志称之为大型“特殊船”,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中的各项任务,得到了“气象保障可靠”“通信联络没有一丝差错,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的高度评价;再如:“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航南极时,经过详细分析研究计算后,他说服船长不必采用装石子压载的做法,而可采取其他更合理的途径进行压载处理,并把所有的责任和风险揽到了自己身上。风险产生压力,也促使人奋进,正因为如此,使他在历经风险考验后,在科研路途上一次又一次攀上新的高峰。

张炳炎深深感到船舶设计制造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其安全性受到许多具体措施的严格保护外,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和阻碍了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及时应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另外,还由于科学技术等诸多发展因素的滞后,长期以来在船舶设计制造方面形成了比较根深蒂固的“跟踪式”发展模式,该模式形成的观念和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虽有多方面的技术创新,但大多属于模仿性创新,而自主创新极少,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形成自主开发的良性循环,他采取的一些大胆做法,并不是冒险,而是“逼上梁山”的,要“敢走自己的路,敢为天下先,敢承担责任”。

为达到同一个目的,有多种方式方法,多条道路可选择,其结果如何取决于同客观规律、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完美无缺的,随着时间、条件及认识的变化,都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关键在于是否敢破敢立,敢走自己的路,事物的本身就是在不断地破立中发展起来的。张炳炎在其文章及多次讲座中都反复强调:“没有风险意识,或不敢承担风险,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在他的造船生涯中,攻克许多高难课题,创造不少“第一”“首次”和“传奇”,就是敢于做先行者,作他人未曾做过的事,这就是“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造船业也具备了相当高的能力与水平,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保障下,船舶科技创新方面必将有更大的突破性发展。

 

理念铸就成功

“科学的灵感创造了我们理智的价值,与艺术一起把它们教给我们的文明。”——布罗诺乌斯基

张炳炎在他的事业道路上,有其独特的科学性,他理智的开拓,将哲学观念融入研究设计理念之中,他在船舶研究设计的生涯中,著有学术报告、论文等100多篇,从这些文章中可以寻找到他勤奋务实的足迹,可以领略到他看重实践并身体力行亲身体验的工作作风,以及他善于观察、细致入微的逻辑分析能力,“大胆设想,周密思考,仔细求证”是他的设计理念,也是院士的思维特色。他认为作为总设计师在船舶设计研究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活跃创新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责无旁贷的,而寻找的方法和措施是否稳妥可靠,是否行之有效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又必须周密思考,通过多方仔细求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否则责任重大,后果不堪设想。

在张炳炎的工作之中到处显见哲学的辩证思想,如:他说对待工作必须不推诿,大事小事都要干,条件不具备创造条件也要干,不依赖任何人,有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轻视小事情,不推卸责任,不回避困难和风险,这样才能为抓住机遇创造了必然的条件,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他锻炼成为解决难题的能手,当偶然的机遇来临时,紧紧地将瞬息而过的机遇牢牢地把握在手中。

对于压力和动力问题,张炳炎说:压力是必然的,工作中常常会有的,在同样的压力下,不同的对待就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压力是促进人奋进的动力,不要把压力当成负担,成功往往是压力催生出来的,要有积极乐观态度,顶住压力而向前,有这样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就会成为动力;对于创新问题,尤其是自主创新,他说是会有很大风险的,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也要有周密思考的思想和作风,才能有所作为。

张炳炎认为舰船设计是个涉及多种专业的综合工程,他早在学习阶段,在攫取知识时就将注意力集中放在学原理、方法、思路和拓展视野方面,比如:在苏联留学时,有一门美术课,授课教师是校外搞美术研究的,讲授一些美学的观点及其与时代的关系,以及人和物的虚实表现技巧等,这些内容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舰船,但他说:“我觉得对拓宽视野和思想大有帮助,学到了从不同角度、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受益匪浅。”在苏联的学习,为他打下了造船通用技术知识的良好基础,尤其是学到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辩证的哲学思想,使他在以后的道路上灵活运用,在多型系统复杂和技术难度很高的新船型开发研制工作中应付自如、有所创新并取得成功。

张炳炎对船舶设计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现代设计涉及多门学科,是多边缘科学的集成,处在“人—船—海”这个巨系统中间环节的船舶成为前后两方面系统中的繁杂问题和复杂矛盾的交汇点,这不但涉及到船舶本身的各学科的科学原理、规律及许多相关技术,而且关系到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艺术以及人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设计就要运用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把这多方面的许多相关问题和各种矛盾协调、理顺并统一平衡在一条具体的船上,使其成为一个与各方面要求相适应的统一体,这也是设计最重要、最关键、最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核心,是设计者高度逻辑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是建立在广泛而丰富的知识和坚强的信念的基础上的。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一方宝库,要维护好、利用好、开发好这片广袤的海疆,需要我们搞舰船设计的人去拼搏奋斗,因此海监任务十分艰巨,张炳炎受命主持研究设计的“中国海监83”号,是一艘全电力系统多功能的海监船,在总结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经验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新的总体思路,确定了“以先进和适用性为目标,以经济型为准绳,以技术求效益,以创新促发展,设计建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先进海监船,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监船队而共同携手奋斗。”这其中的核心是将经济性纳入研发工作的全过程,并作为先进性和适用性的约束条件和评价标准,其目的是改变以往习惯,进而树立一种没有经济性的先进不能称其为先进的理念,这里提出的中国特色是强调研究工作要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化设计,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效仿”。

在张炳炎的主持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海监83”号的设计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的约束,敢于面对现实,建立新理念,成功地研究出了高技术性能和高经济性两者兼备的多功能全天候海监船。该船建成交船后,得到各有关方面好评,认为“中国海监83”号船是世纪精品之作,其外形“飒爽英姿”,功能有“旗舰”之称誉,技术经济水平和装备等方面均已进入世界领先水平的多功能大型中远程海监船行列。

该船自2005年出厂服役以来,为我国管辖海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在2010年8月24日举行的中、美、俄、日、韩、加六国联合安保演习中,“中国海监83”号在全世界面前高调亮相。它如同一柄白色的利剑,斩风破浪航行在祖国美丽富饶的南海,守卫着祖国蓝色的海疆,张炳炎为此曾总结过“偶然必然理论”,他说:“中国海监83”号的大放异彩不是偶然的,中国海军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完美展示也不是偶然的,是我国舰船设计制造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从“效仿”到自主研发艰难的历程的缩影,这些都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心血结晶和坚韧不拔不断赶超精神结出的硕果。

张炳炎主持设计的“海洋六号”是我国首次自行研发成功的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该船设计理念演化过程为理念源于实践、统领设计、与时俱进、不断升华。2003年根据当时的情况和船的特点进行了人性化设计的探索。海洋调查船的人性化设计不只限于船的生活居住方面,而且与调查作业密切相关;不仅涉及局部,而且与总体性能密切相关;不仅涉及物质方面,而且同精神和心理作用密切相关,是技术、艺术、经济和人文等各有关方面的融合设计,具有安全可靠、静动宜人、便捷高效和节能环保等突出特性。要达到“融合”设计,各方面的指标均应“适度”和比例恰当,因此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张炳炎以安全第一为原则,这是人性化设计的第一要务,又根据该船大型设备多,调查任务重,需战狂风斗恶浪等因素,对造型、吨位、尺度、布局都作了适用性、美化性、提高技术经济性等各方面考虑,收到了良好的客观效果,网上评论该船一改以前考察船的形象,“真是漂亮”“外形彪悍,真有战船风格”……

张炳炎在船舶研究设计领域中驰骋了半个多世纪,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探海、懂海、更爱海,大海也赋予了他宽广的胸怀、坚韧的性格、无畏的胆识。对海洋的科学调查是随研究设计舰船而不断深入的,而越是深入的了解海洋,越感到需要重视加强对蓝色家园的保护。这使作为一名船舶研究设计专家的他考虑到的问题更多,他的理念、他的思维更具有独有的超前意识。

张炳炎在他的多篇论文中都提到:占有地球表面积71%,有3.62亿平方公里的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大地理单元,已被世界公认为今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希望的空间和宝贵财富。人类利用海洋的历史悠久,从简单的捕鱼、制盐和航海等逐步发展起来,自然形成了一种单纯向海洋“索取”的观念,受这种观念影响,在以后发展起来的海洋调查中,无论是从认识海洋的基础性调查研究;还是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工程研究等,基本上都沿着如何提高“索取”海洋的能力和技术方向发展,弱化以至忽略了海洋承受能力和再生力,结果使海洋生态系统严重破坏。我国的有关海洋环境监测报告也指出: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海的河流、海湾和与大中城市毗邻的海域每年接纳的污染迅速增加,使得我国近海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灾害频发。当商业利益与科学价值相抵触时所产生的矛盾,只能用科学的办法解决,那就是进行海洋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张炳炎在开展海洋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中指出:一般工程都是多系统的集成,但受到传统的习惯,单位和部门分工及经费等因素和条件的限制,需要研制解决的问题往往主要集中在技术的可行性、指标的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但这些对于海洋开发工程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在当前全世界关注环境保护的情况下也是很难行得通的。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提法已得到广泛认同,但这种提法容易在理解上单单偏向于开发海洋资源来补偿陆地资源不足和日益枯竭问题,现在已出现比较偏颇的明显情况,已在多方面出现了“重开发轻环保”、“顾前不顾后”的短期行为现象,如:海洋调查研究项目,只顾课题本身而不涉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近海养殖只顾增产而不顾及水质富营养化产生的严重后果等等,从一系列海洋污染和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种种情况来看,非常有必要将“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提法改为“21世纪是生态海洋世纪”,以便强调各种海洋开发利用项目必须考虑保护海洋生态和环境及其相关问题。

他为海洋的研究开发和环保所做的科学调查认为:人类利用海洋的历史悠久,但开始进行调查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虽然已做了大量工作,而对其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仍需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的调查研究。对于海洋调查的意义,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1)从其科学性:通过调查研究,探索海洋的某些变化规律及其对陆地的影响,调查研究特殊海洋生物,探索地球的演变和生命的起源,调查研究特殊海洋环境中生存的生物的基因研究,探索生物的演变,培育新的生物等;(2)就其经济性:调查海洋为人类社会发展可提供的各种物资等;(3)就其国防性:在科学发达时代,防范和发现水下非法入侵者,进行海战和高新技术武器的使用而掌握更多种的海洋资料;(4)就其卫权性:在我国海域地区的周边国家与我国在大陆架特定主权、沿海岛屿及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和归属上存在的争议,维护我国的海洋主权,进行海权的国防抗争和谈判,必须对我国大陆架做出严密的科学界定,对有争议区域的海洋环境、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资源情况有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充分的资料。

张炳炎是一位有科学灵感的、有创造性的、有艺术性的科学家,他设计研究了多型、多种类的海洋科学调查船,他在《我国海洋调查船的现状与未来》一文中写道:海洋调查船是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调查船,同时又清醒的认识到海洋利用开发的范围扩张越来越大,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人类不能从长远利益考虑而自觉按科学规律适度遏制其贪婪性,那将造成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而他在学科和调查项目的优化组合吨位的合理化问题、船型、动力、信息化等等专业知识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指出:海洋世纪的来临,不但使海洋科学各学科的调查研究工作得以更快更大的发展,而且新兴海洋产业会不断涌现,海洋调查船要适应这种新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经济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可以借助现在正在蓬勃发展的船舶功能,快速转换技术来拓宽应用范围,适应多变的使用要求,这就是未来型海洋调查船多功能、多用途的发展模式。他呼吁人们在开发研究中注重提高海洋的环保意识,提倡保护海洋生态,人类必须保护、保卫我们蓝色的家园!

 

 

执著于事业  献身于科学

“哗哗”…… 海浪不断扑向岸边礁石,从不间断,这是大海在呼吸、在歌唱、在召唤,自从步入造船这个殿堂,张炳炎五十多年来孜孜不倦投身研究设计舰船,他的一切烦恼、所有疲惫都会随着在繁琐的公式和图标的字里行间流走,一艘艘在手中诞生的船舶如同自己的孩子,望着它们就会产生无比幸福之感,造船是他人生中无法抗拒的巨大诱惑,造船启动他所有的想象力、创造力、人生的活力。他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贝尔纳曾经掷地有声地说过:“科学精神是一份人们永远取之不尽的财富。”布罗诺乌斯基也说过:“科学必须告诉我们的不是它的技巧,而是它的精神——对探索的不可压抑的需要。”

张炳炎之所以能创造出众多的“第一”,成为国内海洋调查船著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权威性的专家,是他身上具备着那种科学精神,也正是一个科学家的价值所在。他曾说:“作为舰船设计人员,特别是科学考察船的设计人员,经常需要深入考察最前线,亲身观测科学数据并体验工作环境,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需求的船舶。”他所主持设计的每一艘舰船,对每一个数据的确定,都是经过亲身参加现场试验、实船试航得来的。然而,一切辉煌的起源也都是他最初的甘于吃苦磨练,坚持下厂配建、监造、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他说:“刚开始工作时,我完全可以找出种种借口不到施工现场‘受苦’或者说受不住‘磨练’而顶不下来,那就不会很快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和提高工作能力,在我不断地‘吃苦磨练’中,养成了爱工作的习惯,而且事情越多、困难越大,我的劲头就越足,精神就越好,空下来反而感到不自在、不舒服。”刚工作时由于刚走出校门,在施工联系中既不了解原来的设计、又不熟悉建造工艺,所以,常常处于被动的尴尬境地,为尽快扭转局面,白天在施工现场劳累一天,晚上还得带着问题翻阅资料或书本寻找答案,搞得疲惫不堪,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不但获得了应付施工现场的一些经验,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在施工中发现的各种各样问题,对改进设计、提高设计质量至关重要,由此,他热心配合施工,主动寻找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探索施工与设计的一些关系问题。由于刻苦耐劳的精神和快速提高的工作能力,使领导和同志们对他刮目相看,工作的第二年便负责主持浅水布缆船的方案设计,通过上船参加布缆作业,增长了实际知识,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体会,在工作中,系统地验证了过去所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增进了设计技巧,深刻体会到总体方案最初的难点是全船的重量重心问题,它是打开设计大门的一把钥匙。

1984年11月20日,我国由“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和打捞救生船首次组成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在极端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全体科考人员顽强奋战,取得安全航行十万海里,在亘古极地上高速度建设长城站,并开展对南极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工作。这艘海洋科学考察船的总设计者和研发者张炳炎,为我国的舰船和海洋事业、为和平利用极地资源方面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91年11月至1992年4月,为了收集南极科学考察破冰船的第一手资料,张炳炎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委托,带领专家小组登上“极地”号考察船,参加我国第8次南极考察队,作为一名造船专家,他深知此行的重要性,虽然他已年逾花甲,是考察队中最年长的队员,并且出发前他胆结石正发病,但为保证考察任务的顺利完成,他仍坚持按时出发了,在考察队的129个日子里,他珍惜每一天,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掌握数据的瞬间,曾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

去往南极的航途风起浪涌、险情不断,这是一条“勇敢者的道路”,张炳炎与小组其他两名技术人员张金樑、沈国平一起克服了晕船、呕吐,顶着狂风恶浪,坚持全航程的观察调研工作。当“极地”号穿越西风带时,狂风卷着巨浪,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发出阵阵吼声,船体大幅度地左右摇摆,人在船舱里不抓住固定物就会如同球体随船的倾斜而抛向两边,就在这种剧烈的摇摆中,年已58岁且身体略有发福的张炳炎硬是一步一步,艰难地登上驾驶室,仔细观察、详细记录,与风浪搏斗了二个多小时,终于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当“极地”号驶入浮冰区时,更是只见冰山林立、险象环生,巨大的冰块不时冲击着船体,挤压着船体,发出“咯吱吱”刺耳的声响,就像要把“极地”号撕咬吞噬一般,那种声音不由人从心底透出一股寒气,加上南极那零下几十度的刺骨寒流,仿佛要将天地间一切都封冻起来,“极地”号甲板上又冷又滑,行走在上面真是一步一打颤、二步一趔趄,他却浑然不顾,在船上多次往返于船头船尾之间,观察船在航行中浮冰对船的撞击情况,为了获取撞击瞬间的宝贵资料,他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将身体倾向船舷,摄下了一组组珍贵的镜头。在考察队里他是最年长的一位,但他一直以一名普通考察队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带领课题组人员,圆满超额完成了预定的考察任务。平时他与工作人员、普通船员一样参加值班工作,有时还去帮大厨做饭,赢得了考察队员和船员好评和尊敬。按照他的年龄和资格,可以乘飞机回程,但他为了观察洋流走向、寻找南大洋波浪出路的资料,坚持跟船同行,并坚定地说:“如果遇险牺牲,也是为科学牺牲,为科学而死值得。”

张炳炎带领的技术调研组在冰区中开展的船舶各项科学的调研工作,完成了船舶无限航区环境条件研究,共测得船舱有关部位温度、湿度及航线海水温度等数据1万余个;不同船区船体7个部位的冲击数据1000余个;在30余个振动测点上共记录数据2000余个;并对10余块不同浮冰碰撞船体的情况进行了振动响应的测试和录像;同时还采集了一批空气盐雾、霉菌空气等样品;并为远洋考察船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看法和建议。后来经测试证实了这些观点的正确性,得到国家南极委的赞扬和采纳。从南极回国后,时隔一年,他又受命担任改装“雪龙”号极地破冰船的改建工程。将重型冰区航行的极地供应船改装成为极地综合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具有先进的导航定位和自动驾驶系统;能容纳两架直升机的平台、机库和配套设备;该船属B1级破冰船,能以1.5节航速,连续破冰厚度1.1米;船上设有海洋物理、化学、生物、气象和洁净实验室200平方米,配备了CTD和ADCP等国际先进的大洋调查仪器设备;还配备了EK500科学声纳系统、CTD自动采水系统;高分辨云图系统等。

2010年,已是满头银发、七十七岁高龄的张炳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庆云县,家乡的一草一木,儿时的情景如同电影在脑海中回放,使他思绪万千、激动不已,当他怀着无限深情踏上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土,车子停在了他出生的板营镇孟家村时,他早已是老泪纵横:他仔细寻觅着儿时奔跑过的小道、爬过的树、地道的入口、战时的遗迹……可一切都不复存在了,然而那峥嵘岁月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他为家乡的变化而庆幸,也为家乡的发展没有达到他心目中的水平而忧心。之后,张炳炎先后为家乡的小学捐款30万元,为重庆的高中母校捐款10万元,这对于仅靠工薪收入的知识分子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充分体现了他对教育的赤诚之心,而且他对此事十分低调,两年后,在为院士撰写传记而走访他的家乡和母校时,才为人所知晓。

张炳炎对年轻人的培养尤为重视:1985年5月他申报硕士生导师,1986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91年又成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他认为船舶设计工作涉及范围广,内涵丰富,多年的船舶产品设计积累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宝贵资料,不但值得研究分析,而且需要总结提高,同培养研究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既有现实意义,更有长远意义,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他说:“年轻人有真才实学,我们国家才有发展的后劲。”设计工作既需要设计者有形设计——计算、绘图等,更需要设计者的无形设计——逻辑思维活动和创新意识,这种逻辑思维活动和创新意识是建立在广泛而丰富的知识和坚强信念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船舶设计工作需要高级的人才,事实上,经过多年来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展开,他不仅把自己多年的工作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传授给了学生,同时也推动了自己研究问题的深化和全面性,使思路更为开阔,令水平更加提高。

如今已经成为船舶设计科研第一线的佼佼者的张炳炎的多位学生们,谈到恩师时更是颇为动容:“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蔼可亲的为人,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他精湛的学识和对事业执着热忱的精神,更使我们一辈子受益无穷。”万琪大概是他最年轻的一名研究生了,她2008年跟随院士学习时,由于心目中院士是一位德高望众的长者,距离自己似乎很遥远,猛然间要面对院士讨教学问,免不了有些胆怯,站在院士面前,不但不敢说话,简直有些手足无措,看到这些,张院士改变平时教学程式,和她面对面坐下聊一些平时工作的情况,万琪感到院士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十分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和院士交流每次都颇有收获,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张院士总是很耐心的加以解答,院士对各个专业都很精通,对造船的理念讲解很透彻,往往自己有迷糊不清的地方,被院士几句话一点拨,就会茅塞顿开。院士讲课大都是深入浅出,很有说服力。”;“跟随老师学习觉得他很有气场,也很有气度,老师指导设计,讲解的知识理念,使人都很能接受,同时又是一位关心晚辈的慈祥的爷爷。”学生们谈起恩师总有说不完的赞叹:“院士虽然年纪大,但思维特别敏捷,嗅觉也特别敏锐,对世界上船舶科技各国动态特别是科考船、海洋调查船这一方面的动态,院士是不停歇地研究,不停研究尖端科技,为国内推出三体海监船作一个前期研究,张院士以前做过双体小水线面船,多条科考双体船,现目光瞄准三体船研究,做这个研究要分数字计算和船体试验,张院士总是说:数字计算好了,必须要通过试验来验证,才能证明其正确性。”学生唐丰说:“我早期数字计算出来后,要通过试验才算成。那年夏天很热,在闵行拖曳水池做试验,我想我一个人去就行了,院士非要一起去,由于夏天水池又湿又闷,处于上方的操纵台没安装空调,更是特别闷热,试验工师傅们都是光着膀子干活,我们认为院士在下面看着就行了,但他坚决不同意,坚持在狭小的操纵间内观察整个试验过程,院士人又胖,下来后混身都冒着热气,这一幕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唐丰说得十分动情,双眼泛红,哽咽着说:“院士治学十分严谨,对学子又十分负责,我的论文院士修改了四、五次,且不论校正我的思想,修改内容等,就讲时间,院士那么忙,每改一次就要花时间看上一遍,四、五遍下来要耽搁院士多少时间呀,再说院士那么大年纪还一直在研究设计的前沿,做着具体的项目,对于论文,一般老师是不会修改上四、五次的,虽然每改一次都要被批评一次,但我很感动。我在计算后做试验中,数据还是对不上,就很灰心,认为论文没法写了,院士看着垂头丧气的我,不由微笑着拍着我说:‘傻孩子,试验对不上计算数字,这是好事呀,你从试验对不上中找出问题分析,不是又进一步了吗?再则,你可以转换思想,从试验出来的数据中作计算,再试验,再做计算,做一个循环。’我恍然大悟,这也是院士指导学习的一个方法,为实际研究工作做指导。”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也是院士运用于实践中的哲学思想,院士的四、五次修改论文,既是他对学术要求的严谨性,也是对学生的责任心,更是体现了院士惜才爱才的思想。

唐丰谈到自己除在技术上受益匪浅之外,还有院士的设计思想,作为总设计师,院士对舰船设计的通盘考虑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设计初期,一切布局早就在他胸中成熟了,唐丰说跟院士最大收获有以下几点:一是为人要谦虚谨慎;二是在工作上对自己要精益求精;三是在全局布控上要站得高,看得远,这样才能给整个指导设计起关键作用;四是学到了工作方法: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再指导设计一系列的论证、认识的设计方法。

张炳炎无论是设计中遇到难题还是试航中遭遇风浪,对他来说是从来不言撤退的,他一直奋战在研究设计的最前线,试航都是亲历亲为,他完成自己研究设计任务的同时还神定自若地指挥其设计班子攻克各项难题,认识他的人对他的大将风度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责任意识称赞不已。2005年夏天海监船在海上试航,遇上浪涌,大家都吐得起不了床,他却一直在甲板上观察;2011年11月下旬已78岁高龄的他,又跟随“海洋六号”去南海,南海风浪很大,年轻人都头晕呕吐,而他还是镇定自如地不间断工作,还自己走去就餐,大家都十分佩服,并和他开玩笑地说:“院士你大概是跟船出海试航的最高记录了,一是年龄高,二是职称高,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了。”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仅隔两个月,他就因病住院了。这次试航,竟成为他与海洋的告别行。

他患有胆囊炎,时常会发作,但为了工作需要一直拖着未能彻底解决,医院和他约了几次要入院检查,他也一拖再拖,直到2012年春节后,他又要带着年轻的课题组成员出差,夫人拦住他说:“今天是和医院约好去检查身体的日子,你最近胆不舒服,你这次一定要作一次检查,不能去出差。”然而谁又能料到,这一去医院就再也没能回到他一生热爱的造船设计中去。

张炳炎的学生,以及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都对院士在工作中善于把握全局的大将风度印象深刻。研究设计多项综合性科考船,在总体布控上要考虑多少事情呀!他工作中的踏实又让人敬佩不已,科考船设备多,与外界联系的部门也就多,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当之无愧,作为一名外交家,他也毫不逊色。就在他重病在床时,看到目前正进行的科考船的同事,还不断的问讯与协作方沟通的事宜,并且在设计研究船舶中,他最为关注的是船的安全性,对每个参与项目工作的人员,他都一再关照、一再强调:设计船绝不能马虎,必须精益求精,对稳性、消防等安全因素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能马虎,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而且船舶的安全性也代表着国家的荣誉,在五大洋乘风破浪的中国船舶一定要安全,才能彰显其威风。

他的学生乃至同事,深感到他的做事原则、处事方法、思维分析能力、对工作的严谨、对人的负责任等方面都是大家学之不尽的。他知识面广,不但跨专业,而且是跨领域的,他的学识,许多来自于他一直在设计研究的第一线,他真正把自己与国家的科考事业、海洋事业结合在了一起。学生们都感到老师心胸就像是一片广阔的海域,总体设计中他能看得很远;遇到困难时,他又平静得像无波无澜的湖面;再难的问题面前,他都是如此的淡定;对于工作,他如同浪花般一波又一波的冲向岩石,永不疲倦,永不懈怠。从他身上体现了一位院士大家的高尚风范,作为院士的学生都感到有这么一个好老师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福气。他的言传身教,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人生价值,这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的所在。

 

张炳炎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人生犹如浩瀚的大海,有半个多世纪的风云际会;有跌宕起伏的艰苦征程;有坚定的信仰;有不懈的追求;有筚路蓝缕负重前行之艰辛;有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之辉煌,他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科学的无私奉献;对祖国的无比忠诚,用生命谱写了他的蓝色之梦!

版权与隐私 | 常见问题解答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投诉咨询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上海市西藏南路1688号 邮编: 200011
邮 箱:webmaster@maric.com.cn    电话:021-63161688   传真: 021-63161212 
维护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信息科技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电话:08610-59518822 传真:+8610-59517959 Email:clients@shipbuilding.com.cn
 沪ICP备08015345号-1